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守情系人民,服务人民,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才能不断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坚守为民情怀。“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,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。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是中国共产党人职责所系。能否牢记宗旨、心系群众、服务人民,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,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进行评判的关键所在。目前无论是基层治理,还是乡村振兴,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,真抓实干,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,切实把情怀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。
践行为民宗旨。时刻把为民服务的宗旨挂在心头,落到实处,不断发扬调查研究传统,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为民服务解难题,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。坚决与为民服务不实在、不上心、不尽力,脱离群众等不良作风和现象作斗争,真正让“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”的政治情怀化于心、践于行、见真效。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征程中,更需要党员干部有担当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,补齐短板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抓实抓细上级决策部署,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发扬为民作风。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质是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要把为民服务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,牢固树立服务为本、服务至上的观念,更好地服务群众、服务基层、服务发展,将依法办事与为群众负责、为群众服务有机结合,切实为群众服务好、办好事。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到基层、项目一线调查研究,真诚倾听群众呼声,真实反映群众愿望,真心关心群众疾苦, 以更严的举措和更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,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。(刘杰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