蝘蜓 Sphenomorphus indicus

蝘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phenomorphus indicus

物种名蝘蜓

拉丁名Sphenomorphus indicus

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
纲两栖纲 Amphibia

目有尾目 Caudata

科石龙子科 Scincidae

资源编码21131115131

描述鉴别特征 背面古铜色,背脊有一条黑脊纹,体两侧各有一黑色纵带,其上不间杂白色斑点或点斑,纵带上缘镶以浅色窄纵纹;环体中段鳞行一般34-38行,第Ⅳ趾趾下瓣16-22枚。 形态 雄性头体长55-90mm,尾长97-158mm;雌性头体长63-95.6mm,尾长101-150mm。最大雄性全长(81.5+158)mm(CIB64Ⅱ5094,贵州雷山),最大雌性全长(89+152)mm(CIB639269,广西瑶山)。 吻短而钝,吻长约等于眼耳间距;吻鳞突出,宽大于高,后缘与单枚额鼻鳞相接较宽;吻鳞加上额鼻鳞长度的比值平均0.6(林俊义等,1990)。鼻孔位于单枚鼻鳞中部;无上鼻鳞和鼻鳞;前额鳞一般不相接;前额鳞与额鼻鳞的比值大于1/3(林俊义等,1990);额鳞长度等于或长于额顶鳞与间顶鳞之和,前缘与额鼻鳞相接;2枚额顶鳞相接较宽,1枚间顶鳞中型大,顶鳞后端彼此相接。颊鳞2枚,前枚略小;无颈鳞。眶上鳞4枚,第、二枚较大;上睫鳞8-10枚,第一枚最大;鼓膜小而下陷;耳孔卵圆形,与眼径等长或略大,无瓣突;颞鳞2枚,较大,重叠排列,下枚颞鳞楔形。上唇鳞7枚,第五、六枚最大,位于眼下方;下唇鳞多数7枚;颏鳞和后颏鳞各1枚,颔片3对。体型中等大小,体表被覆圆鳞,覆瓦状排列,平滑无棱;背鳞几等大,环体中段鳞行多数34-38行;肛前鳞4枚,中间1对显著大于两侧2枚,尾长为头体长的1.5-2倍,尾基至尾尖渐缩小成圆锥形,尾背鳞片几等大,其腹面正中一行鳞略扩大,尾易断,断后能再生。 生活时背面古铜色,背脊部常有一条断断续续的黑脊纹,其两侧的褐色或黑色斑点缀连成行,从头、体侧至尾部两侧各有一条占3-4鳞行宽的黑色纵带,不间杂白色斑点,黑纵带上缘有一条明显的窄的浅色线纹,下缘浅色纵纹宽,略呈灰棕色,杂有细黑点。腹面浅色无斑,四肢背面黄棕色,间杂黑色和浅色小点。唇缘浅色,具黑色纵纹。

相关推荐

请放下手机!世界卫生组织提醒:沉迷手机严重危害身心健康
精选 8个 学习英语的APP,完全免费,适合不同阶段的你
夔龙纹、鸱鸮纹、云雷纹……教你速认青铜纹饰
365bet亚洲最大网投

夔龙纹、鸱鸮纹、云雷纹……教你速认青铜纹饰

⌛ 07-01 👁️ 2055
双色球开奖直播是在中央几台?彩票在哪个电视台播放?
世界杯金球奖历届得主名单 历届世界杯金球奖获奖名单 国际足联金球奖获得者一览
02年韩日世界杯为何被称为足球史上的耻辱?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?
AI 视频logo去除器
365bet亚洲最大网投

AI 视频logo去除器

⌛ 07-02 👁️ 6866
如何删除微博故事:详细教程与注意事项
如何删除微博故事:详细教程与注意事项